- 積分
- 312
- 金豆
- 金豆
- 在線時間
- 小時
- 最后登錄
- 1970-1-1
- 精華
- 聽眾
- 收聽
|
安徽旅游,你怎么不爭氣?
(1)
說到安徽,大家首先會想到黃山,它無疑是中國名列前茅的景點。
旅游看景,核心無非是人文景點與自然景點兩大類。
通常來說,北方的人文景點更具看點,南方則以自然景點見長。在南方的自然景觀里,黃山的地位絕對數一數二。
像湖類景觀,比如西湖、千島湖、瀘沽湖、太平湖等,看著都大同小異,不過是片大水潭,游覽體驗較單一,大多看一次就不想再去。
再看樓閣類,像岳陽樓、黃鶴樓,滕王閣等,無非就是些木質建筑而已,就算建造再精美又能怎樣?且多數都是后期翻建的。黃鶴樓甚至被評為最讓人失望、最名不副實的景點,主要是靠古詩詞炒紅的。
海與湖的情況類似,看多了也會覺得乏味,沒太多新鮮感。這么算下來,真正值得一看的就只剩山景了。
真正讓人震撼、想反復游覽的景點,往往是山,但并非所有山都出眾。中國真正絕美的山景,主要是黃山、張家界和華山,這三座山可以一較高下。
而黃山與張家界更是難分伯仲,堪稱“世界公園”。去過這兩處后,再看其他山景,頓覺索然無味,真正是歸來不看山。
(2)
安徽其實是妥妥的旅游大省,但已經開發的旅游資源卻僅僅集中在皖南,皖北卻靜若處子。
皖北以面食為主,氣候干燥,風俗和方言接近魯豫;皖南則近江浙,氣候濕潤、主食為米飯,口音也與江浙相近。
安徽和江蘇是國內“散裝”程度最高的兩個省份,安徽尤甚。
皖南的核心旅游區在原徽州地區(現黃山市),除了黃山,還有西遞宏村、齊云山、徽州古城、翡翠谷、太平湖等知名景點,但可惜挖掘深度還顯不夠。
比如江西上饒把原屬徽州的婺源炒作成最美鄉村,其實徽州的歙縣黟縣休寧祁門哪個不比它強?
(3)
皖南共涵蓋黃山、宣城、池州、安慶、馬鞍山、蕪湖六市,核心景點多分布在黃山、宣城、安慶、池州三市。池州有大名鼎鼎的九華山,安慶則有天柱山這一著名山岳景觀。
宣城的文化底蘊則十分深厚。曾屬宣城的太平縣(含黃山風景區)后來劃出,成了宣城天大的遺憾。但宣城尚存“江南詩山”敬亭山,相看兩不厭,李白最愛此地,曾七次到訪,其近十分之一的詩作與此地相關。
敬亭山海拔僅300多米,自然風景不算突出,但其文化價值極高。歷史上曾有500多位知名詩人,如杜甫、杜牧、韓愈、白居易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跡,因此也被譽為“中華詩山”。
從文化層面看,宣城絲毫不遜于黃山地區,甚至有不少獨特之處是黃山所沒有的,只是黃山的徽商文化因商業屬性更受大眾熟知。
宣城不僅是“江南詩山”所在地,更是中國文房四寶之鄉,筆、墨、紙、硯均產于此。單論“詩山”與“文房四寶”這兩項,就能在國內文化圈占據重要地位,堪稱詩城、文化之城。
可惜的是,宣城的深厚文化如同“養在深閨”,因缺乏宣傳和炒作,沒能被更多人知曉。
除了文化資源,宣城還有世界最大的揚子鱷保護中心——中國鱷魚湖,以及全球最大的綠茶種植基地。
近年開發的皖南川藏線還算成功,雖僅120公里,景色卻絲毫不遜真正的川藏線,被稱作“流動的山水畫”。沿線盡是大山,相比之下,桂林的小山不僅規模小,植被也不夠蔥蘢,實際體驗遠不如宣傳,皖南川藏線堪比“10個桂林”。
若說“黃山歸來不看山”,那“宣城歸來不看文”、"桂林山水甲天下,宣城文化冠全球"也毫不夸張,其文化底蘊甚至能"稱冠全球”,想看文化就該來宣城。但皖南的遺憾在于,宣城的景點始終沒能打響名氣。
(4)
再看皖北,這里雖有不少人文景點,卻像“抱著金飯碗要飯”,大多無人知曉。比如朱元璋的家鄉鳳陽,留有不少他的歷史遺跡,卻沒打好“帝王故里”這張牌。
淮南壽縣的古城,規模和底蘊絲毫不輸閬中、平遙、徽州等四大古城,卻鮮為人知。
亳州作為曹操、華佗的故里,有幾公里的“地下長城”(曹操運兵道),還有全國最大的中藥材資源,同樣因缺乏宣傳,知名度極低。
最讓人無奈的是老子故里之爭。過去大家多知安徽渦陽是老子故里,可經河南鹿邑十幾年大力炒作,如今多數中國人都誤以為鹿邑才是,渦陽卻毫無作為,實在可惜。
皖北本身經濟薄弱,工廠少、投資少,僅阜陽的打工潮為人熟知。可這里藏著大量人文資源——花木蘭相關遺跡、陳勝吳廣起義的大澤鄉,還有莊子、管子故里,卻始終沒人開發,著實讓人頭大。
更糟的是,這股“文化被搶”的歪風開始傳染到了皖南。安慶黃梅戲本是公認的安徽文化符號,以往春晚常能見到,可近年因湖北大力炒作、爭搶,春晚再難尋其身影,安慶方面卻毫無還手之力。
看著老子故里被搶、黃梅戲面臨被奪,宣城文化養在深閨、皖北眾多人文資源被閑置,我不禁想發出吶喊:安徽旅游,你們到底怎么啦?!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