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積分
- 13627
- 金豆
- 金豆
- 在線時間
- 小時
- 最后登錄
- 1970-1-1
- 精華
- 聽眾
- 收聽
|
文化大革命時期,開始是“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”,再是學生停課外出大串聯,后又廠礦停工停產鬧革命,最后又發展成“文攻武衛”。那時到處所看到的情景,就是一個字“亂”,十幾歲的我,那時什么都還處在朦朧時期,正想著跟“紅衛兵”同學們一道出去闖闖江湖,鍛煉下自己,沒想到卻被母親通過她的生意伙伴,給我找了一位木工師傅,送去當起了學徒工。使我在整個文革期間,都在“專研”工匠技藝、、、、、、
“文革”中,父親也隨著單位被卷入到大革命之中去了。
文革時期,父親單位也停工停產了,單位的 “隊伍”系“解派組織”,全部駐扎在東門大橋東頭不遠處的直屬糧庫那里面,為了工作、為了一家人的生活,父親不得不跟隨著“大部隊”住進那里,糧庫里四周都是糧食麻袋包,堆積有一人多高,槍子彈是打不進去的,人住在里面很安全。
一次,宣城“解派組織”與“保派組織”在老縣委那發生了一場激烈的槍戰,聽說還有人遭槍擊,母親在家不放心,坐立不安,非要我去看看父親在不在他們的“陣營”里。
為了不讓母親擔憂,我便壯著膽子,去父親他們的“陣地”探望,一路上擔驚受怕,當走到東頭灣沿河路帶鋸廠那,里面駐扎著保派人員,到那里就感覺到了電影里“戰火紛飛”的那種氣息了,走到東門大橋時,看到大橋上的戰斗工事——戰壕,就和在戰斗片電影里看到的戰壕一個樣子,很是恐慌害怕。走到糧庫門口,戒備森嚴,幾個背著長槍的見我是個小孩,不讓進,幸好來了個家門口的熟人,說這是XX的孩子,他父親在這里,才被放進去。進去后很快找到父親,父親見到我來到他這里,很擔心地說:多危險,你來這干嘛。我簡單地向父親說明了母親在家擔心的來意后,在“戰區”走了走,看到一大棚里面有棺木花圈停放在那里,父親告知那是在老縣委那與“保派組織”發生槍戰時的“犧牲”者。
因我們家在北門,這邊是另一派根據地,父親一直到武斗結束才得以回家。 |
|